Search


[ Voici 2019 ! ]
  
大部分的法國人從12/2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[ Voici 2019 ! ]
  
大部分的法國人從12/29 ~ 1/1,放了四天連假,我也趁機得以和在法國的朋友、家人好好的享受 quality time,暫時放下電腦跟手機,靜下心來回顧我的一年 (faire le bilan de l'année),還有為新的一年訂定計畫 (les résolutions de la nouvelle année)。
  
2018 對我來說很漫長,前後半年以從台灣搬到法國定居為界,劃分成兩截很不同的生活和世界。前半段,充滿熟悉的家人和朋友,食物、街景、生活步調,後半段則是與異文化不停地碰觸、磨合,努力地重新建立能支持我快樂生活下去的資源體系。
  
12月初時,寫了一篇關於來到法國如何挫折的文章,後來在這些時間,也終於慢慢理清我的焦慮從何而來,又該如何跟這種情緒相處。
  
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,在收到很多「關心」時,感受到的焦慮有時候比溫暖還多?
  
很多人知道我來法國定居後,總不經意的出於好意給予我許多關心和工作上的建議,比如說,妳可以去教中文、妳可以作茶葉買賣、妳可以當翻譯.... 心裡雖然知道大家都是出於好意,希望我更好,但有時候真的不禁想反問,大家口口聲聲說尊重專業,但說出這些提議時,真有意識到,這些職業背後是多少年的積累才有辦法做好的嗎?
  
會說中文不代表會教中文、茶葉買賣也不是只是單純的進出貨賺取價差、語言能力更只是翻譯專業的入門條件之一… 面對這些他人輕易拋出的解套方案,我卻好像面臨一個個巨大的山峰,才爬到0.5k就氣喘吁吁,不知道該折返還是咬牙繼續。而總是先考慮目的地,再回頭看自己能怎麼達成的思考方式,更是在法國遇到了衝擊。
  
「妳喜歡什麼?」啊,我都喜歡,都可以。「不,妳真的喜歡的是什麼?」他們總是問我喜歡做的事情有哪些,然後再告訴我這條路徑走下去後可能到達的地方是哪裡。不該先決定爬哪座山頭,而是回頭看看衣櫃裡都是哪些裝備,再想往哪裡走才走得遠。
  
日常就是在這些中西方文化不同中拉拉扯扯,又急於想有一個答案,而感到焦慮,而於是無果。
  
「永遠是在最糟糕的狀態,你才能夠學習。」蔡依林上理科太太節目時,說的這句話我很喜歡。因為看似無果的一年,卻又同時碩果纍纍。
  
2018年,讀了35本書、看了48部電影、6部影集、3場表演、59場展覽,在7個不同國家旅行、上完 2門線上課程、面了16場面試 (其中13場為全法文),學會煮了 n 種料理!以就業來說的無果,卻給人生的長遠課題好好地上了幾課。
  
新的一年,希望能隔絕外在雜音、靜下來好好地累積,專心於每個當下🤓
  
如果你現在在焦慮之中,推薦你帶我擺脫負能量綁架的三本書:
 
① #生命這堂課:心理學家臥底醫療現場的26個思索 by 陳永儀
② #關係黑洞:面對侵蝕關係的不安全感,我們該如何救贖自己?by 周慕姿
③ #最後一次相遇,我們只談喜悅 by 達賴喇嘛、戴斯蒙‧屠圖、道格拉斯‧亞伯拉姆
    
最後,用這個氣味濃濃的起司,祝你們 2019 有個 un “fort” départ !
  

ps. 應該看得出來最後一句是冷笑話吧😅 en tout cas, bonne année à tous et à toutes!
   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Bonjour, 我是Shiuan (宣) 這裡分享一些因學習法語才得以相遇的故事。偶爾也寫
View all posts